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1963年12月19日,世界各地的报纸都不约而同地刊登了一篇关于一场“示威活动”的报道。这场活动参加人数约700人,单从人数来看其实并不是一个值得国际社会关注的事情。但是,因为这场活动带有几个不同寻常的属性,使一个本来很稀松平常的示威变成了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事件。因为这是20世纪20年代末以来,莫斯科红场首次有记录的政治示威活动。而且,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也不是苏联人,竟然是在苏联大学和研究所就读的“非洲留学生”。这些非洲学生在红场聚集,用英语、俄语和法语高喊着口号,还举着诸多写有“莫斯科是种族歧视中心”、“停止杀害非洲人”、“莫斯科是第二个阿拉巴马州”等夸张口号的标语。可实际上,与美国黑人的悲惨遭遇不同,这些在苏联的黑人留学生普遍受到了苏联的优待。他们不但生活水平比普通苏联百姓还要好,领着苏联提供的丰厚津贴,甚至还有着较高的官方地位。可就是这样一群苏联官方投入巨资以诚相待的留学生,却成为了“围攻红场”来表达不满的主角。非洲留学生为何忘恩负义?是什么引起了他们的愤怒?这背后又有何隐情?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场引发国际社会轰动的——“黑人留学生围攻红场事件”。
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20世纪60年代初,是冷战中一个“相对火热”的阶段。因为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非洲大批国家开始摆脱殖民统治,成为了“独立国家”。1960年,17个非洲国家领导人就曾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自己的国家摆脱殖民地地位,获得独立国家的身份。这些非洲国家虽然综合实力很一般,但在联合国的投票权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美苏两国为了提升自己阵营的话语权,便开始争夺起对非洲新独立国家的影响力。美国方面为了拉拢非洲国家,声称要为他们设计和制定出一套健全和不断发展的“经济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了具体发展计划,承诺经济增长速度指标,帮助非洲国家推动工业化、医疗卫生建设等。而在苏联这边,与之前相对谨慎的斯大林相比,赫鲁晓夫则要更加“激进和主动”。为了扩大苏联的国际影响力,赫鲁晓夫上台后便开始加大向非洲以及整个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力度,并派遣各种专家和顾问前往支援。
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但这种支援显然是有条件的,甚至有时会严重侵犯被援助国家的主权。比如我国没有满足苏联方面的霸道要求,苏联便直接撤走专家,单片面撕毁了与我国签订的600个合同。不过非洲国家则没有我国这些顾虑,所以他们经常在美苏两国之间横跳,也确实获得了很多实际利益。虽然苏联打着“支持民族解放”和“摆脱帝国主义枷锁”的名号向非洲国家输出援助,但内心也知道,一味的经济和技术援助绝不是稳妥之计。只有思想上的援助才是最为有效的,如果非洲所有的领导人、社会精英、高等教育人才都是在苏联进行的培训,该国大概率亲苏。
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所以,苏联方面在1960年1月颁布了一项秘密法令,要求扩大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联系”。同年2月,苏联开始按计划正式招收首批非洲留学生入学。而在苏联不断扩大对非洲学生的奖学金资助后,苏联高等教育中非洲留学生的规模开始迅速扩大。在引入非洲留学生计划实施之前,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留学生人数仅有72人。而在计划实施后,非洲学生的数量迅速攀升到500多人,并很快达到4000人之多。至此,非洲学生成为了留学生中的“绝对主力”,因为此时中国和东欧已经陆续停止了向苏联输送留学生。
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留学待遇优厚,但非洲留学生并不领情

虽然苏联方面引入非洲留学生的目的并不单纯,但至少官方在投入上确实也做到了“以诚相待”。首先,非洲留学生根本不用为学费发愁,因为所有人都有着奖学金方面的资助。其次,苏联的一些组织还会为他们提供丰厚的生活补贴,比如“苏联亚非团结委员会”、“青年组织委员会”等。最后,苏联方面还会为学生提供积极的保护,比如很多喀麦隆的左派留学生就被保护起来,苏联无视了喀麦隆要求遣返他们的请求。有着以上几条的优厚待遇的保障,这些黑人学生们在苏联的生活虽然不能说是大富大贵,但是小日子过的绝对算是十分滋润。
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非洲留学生十分滋润
这些非洲学生被安置在最好的住宅楼中,用丰厚的奖学金和补贴购买高级服装,出入高档餐厅,不停和女生约会。苏联方面显然也认为享受这种待遇的学生应该很满足,只会积极的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不会有任何怨言。可事实恰恰相反,很多留学生非但没有被这种待遇打动,反而充满了抱怨,甚至强烈的不满。一些非洲学生不但会公开表达对苏联的各种不满,还主动在西方媒体和非洲本土媒体上发表文章来批评苏联。最后,这些学生竟然还组织了“围攻红场事件”,对苏联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破坏,让苏联在国际上十分下不来台。

非洲留学生的不满真的是“忘恩负义”?实际上,非洲学生对于苏联的背叛并非是简单的一句“忘恩负义”就可以描述的。因为这一切的背后是长期不满情绪积累,而非洲留学生的不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一、左派学生信仰的崩塌

来到苏联的非洲学生中有着不少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是优秀的左派进步人士,理论上这应该是苏联最愿意资助的学生。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种坚定和单纯,导致这些左派学生在来到苏联之前,对苏联有着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些左派学生以为这里是自己精神的故乡,充满着大公无私的圣人。可当他们怀着浪漫的共产主义情怀来到苏联后,却发现这里根本不是什么理想的天堂,而是充满着“酗酒”、“街头流氓”、“物质匮乏”的现实世界。这种信仰的崩塌有两种结果,一是立即投身于试图改变苏联的活动,二是直接走向相反的极端,而显然第二种人占比要高一些。所以,一些开始十分支持苏联的学生不但没有成为“亲苏人士”,反而慢慢成为了“反对派”。
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二、苏联功利又蛮横的态度

苏联的蛮横霸道想必很多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某种意义上也是苏联路越走越窄的原因之一。苏联过于急功近利地希望非洲学生能成为宣传的喉舌,所以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罔顾学生的意愿。比如一名叫做奥孔阔(Okonkwo)的学生就被这种行为深深的伤害了。这名非洲留学生是尼日利亚一位基督教牧师的儿子,还曾经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深造并顺利毕业。而在毕业后,他却通过自学马列主义书籍成为了共产主义者,并不顾父亲的反对和欧美朋友的阻挠,毅然前往苏联留学。他来到苏联的时间是1958年,绝对可以算是非洲留学生的元老,也有着较高的学历,所以也成为了苏联方面的——“重点宣传对象”。在抵达莫斯科刚刚几周的时间,奥孔阔就被邀请在几次公众集会上发表讲话,宣传所谓的“苏非友谊”。随后,苏联亚非团结委员会大力宣传他以及其它几名学生为——“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苏联的非洲自由战士”。
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其实仅仅是宣传倒还好,奥孔阔还受雇于莫斯科电台主动宣传非洲的反殖民运动,但苏联方面随后的一系列行为让他感到了深深的失望。根据他的说法,苏联方面为了政治目的,不断剥削他和其他非洲学生,比如以下几个事例:

(1)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苏联拍摄了一张他赤膊上身在健身房锻炼拳击的照片,并在篡改后在苏联杂志《新时代》上发表。在杂志上,奥孔阔变身成为一名奴隶,手腕被加上了铁链,旁边还有个拿着鞭子的白人,象征着非洲从殖民主义枷锁中解放出来。这让他十分愤怒,因为这是对于他个人极大的不尊重,虽然他并没有发表什么激烈的言论,但是内心却很憋屈。
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2)在埃及纳赛尔政权与赫鲁晓夫出现不和后,苏联要求埃及留学生在电台发表反对纳赛尔的演讲,但是一些留学生并不想这样做。于是,在奥孔阔面前,拒绝进行广播的埃及学生突然就被驱逐出了大学宿舍。

(3)为了让非洲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方便管理的组织,在苏联的主导下,非洲留学生成立了“苏联非洲学生联合会”(the Federation of African Students in the Soviet Union)。理论上,各非洲国家是这个组织的资金提供方,但实际上,苏联才是该组织背后的最大金主。所以,该学生联合会在各种国际场合上成为了“宣传苏非友谊”的喉舌,甚至还为苏联的“修正主义”站台。但即使是这样,苏联官员仍多次考虑解散这个联合会,因为他们担心非洲学生组织政治上并不可靠,反而方便了西方国家的渗透。所以,一旦某非洲学生发表了一些不同意见后,苏联方面就十分紧张,担心其是外国间谍。而如果西方和非洲新闻界出现一些关于苏联的内部报道后,苏联方面也会怀疑是不是学生联合会有内鬼。正是因为这一件件蛮横霸道,毫无大国风范的行为,让奥孔阔对苏联“大失所望”,最终逐渐走向了对立面,开始公开在杂志上指责苏联。
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三、民间普遍的歧视

如果说苏联官方在态度和待遇上还算对得起非洲学生,那么苏联民间对于这些黑人留学生则充满了歧视和不满。这些非洲学生本就在长相上与苏联民众有着较大区别,又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还来自于陌生的贫穷国家。当他们遇到了优越感爆棚,几乎没有接触过黑人的苏联普通民众,双方根本无法避免误解和冲突。
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实际上,在1960年初大批非洲学生刚刚来到苏联的两个月时,这种冲突就已经浮出水面。当时,非洲学生联合会的领导人甚至直接给赫鲁晓夫寄送信函,要求苏联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反对种族骚扰和歧视问题”。因为这种黑人学生被歧视、骚扰,甚至殴打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
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1)在莫斯科国立大学的一次聚会上,四名苏联学生袭击一名索马里学生,因为这名黑人学生试图邀请一名苏联女孩跳舞;

(2)莫斯科地铁上,一些喝醉的苏联人要求黑人留学生让座,并大声呵斥道——“你在自己的国家甚至不能和白人在同一个地铁车厢,而现在你坐在这里,我作为白人竟然站着”!

(3)一些学生发现自己在自助餐厅和大学社交活动中受到刻意的回避,有苏联学生表示——“和他们坐在一张桌子旁是令人厌恶的。”;

(4)黑人学生经常遭受种族歧视的辱骂,被侮辱为黑猩猩,被描述成裸体围着篝火跳舞的形象,被说成不懂科学和现代生活;
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一些非洲留学生其实很有文化。虽然这里的确有个别的黑人留学生确实是品行不佳导致被揍,但绝大部分的黑人留学生遭受的都是无妄之灾。

四、苏联警察助纣为虐

黑人留学生的不满情绪还与苏联警方有“强烈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1)非洲学生经常被苏联警察针对,他们经常无缘无故在街上被“拦截盘问或者搜身”,亦或者住所被“突然搜查”。比如有一次,一名来自塞拉利昂的学生来到他俄罗斯女友的公寓内参观。可这名俄罗斯女孩的邻居立刻报了警,随后警察强行进入公寓,在其俄罗斯女友面前,对这名留学生进行粗鲁的盘问和搜查。

(2)即使非洲留学生作为受害者报警,也依然得不到“公正的对待”,苏联警察对种族主义攻击几乎视而不见。比如一名索马里的学生被苏联小流氓打到昏迷住院,而警方不但没有拘留这名流氓,甚至还拒绝展开调查。
黑人为什么不爱去俄罗斯?
以上情况并非个案,虽然苏联警方可以提出一些袭击者被逮捕的案例,但大部分情况下苏联警察都是在拉偏架,有时他们本身便是加害者。非洲学生无法忍受这种屈辱,纷纷向本国大使馆或就读的大学投诉,甚至还向赞助其奖学金的组织投诉。比如在1962-1963年期间,加纳大使馆便收到了许多留学生关于“苏联公民无端袭击”的投诉,而大使馆也及时向苏联官方发出了问询。但苏联方面的回答显然是避重就轻,不但对许多所谓的种族主义事件不屑一顾,把种族主义说成是偶然发生的个别现象,还列举了许多加纳学生的不良行为。但很多种族歧视行为根本就不可能留下任何证据,因为这可能只是“一个白眼”、“刻意的躲避”、“肆意的嘲笑”而已。

虽然这种普遍的歧视氛围无法取得有效的证据支持,但没有证据并不代表就没有发生,很多夸张的种族歧视故事一直在非洲学生内部口耳相传。正是因为苏联方面从来都没有认真对待这些事情,才使得自己投入巨资和精力打造的留学生项目效果大减。

五、学生的内部冲突

非洲学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学生们在思想方面有着明显的分歧。“讲英语的学生和讲法语的学生之间”、“同一个国家不同派系的学生之间”、“同一派系支持不同政策的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分歧。此外,有些学生也确实是“品行不佳”,不仅好吃懒做,甚至连学习成绩差都埋怨是苏联天气不好导致自己水土不服造成的,还因为骚扰苏联女生被打。所以学生内部根本无法形成统一意见,从而为共同的目标努力,这种无力感也导致了一些学生选择用更加激烈的方式来表达愤怒。

综上所述,苏联虽然投入了巨资和精力来拉拢非洲国家,并希望能够塑造自己的——“非洲解放者身份”。但在引入大批非洲留学生仅仅半年后,学生中就已经出现了批评苏联社会是“专横”、“种族主义”、“有政治倾向”的声音,并且对苏联方面提供的教育感到失望。非洲留学生在苏联的遭遇很快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仅在1960年和1961年两年,就有7个专题共计81篇文章发表在各类报纸之上。而在几名非洲留学生被苏联方面驱逐出境之后,这种关注更是一度达到了高潮。这几名学生成为了名人,不仅拟定了一份致非洲各国元首的“公开信”,还频繁接受西方媒体和非洲本地媒体的采访,这其中就包括此前提到的奥孔阔。可见,在苏联的非洲留学生中,存在普遍的不满和怨气,他们的爆发只差一个导火索,而这个导火索很快便出现了,并且引发了轰动世界关注的红场黑人抗议事件。

一方面是打着如意算盘的苏联政府,一方面是怀揣信仰却大失所望的黑人兄弟,在重重矛盾之下,黑人最终选择离开这个国家,以至于到现在继承了苏联衣钵的俄罗斯仍然很少见到黑人的身影,俄罗斯的移民政策相当的繁琐复杂,里面夹杂着太多不友好的条款,这是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之一,相比与我们对待洋垃圾的怀柔政策,俄罗斯却是铁腕作风,不管任何事情都是一边倒的向着本国国民,这也是俄罗斯移民较少,无法得到黑人青睐的另一个原因。另外我在与俄罗斯人的交流中,他们也普遍对黑人存在相当大的偏见,肤色是一个原因,另外就是性格差异很大,即便是现在在俄罗斯的黑人也存在不小比例的违法犯罪,性犯罪,涉毒犯罪等等,这让俄罗斯人相当的讨厌,而俄罗斯人对待黑人的态度从苏联到现在从没改变过,依旧还是从上到下的一致态度,这就更加的让黑人对俄罗斯避而远之了。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我的文章。发布者:四九巡城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ad49.com/archives/7292.html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1年6月18日 上午10:30
下一篇 2021年6月23日 上午8: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