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师——林语堂

一位大师——林语堂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54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 ,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他讽刺了当年的社会俗气,可谓一言中的。以下十条语出《林语堂:社会十大俗气》。文人林语堂说了实情,照照历史镜子,当今社会这些俗气愈演愈烈!

一位大师——林语堂

一位大师——林语堂

一位大师——林语堂

一位大师——林语堂

一位大师——林语堂

一位大师——林语堂

一位大师——林语堂

一位大师——林语堂

一位大师——林语堂

一位大师——林语堂

我个人挺喜欢民国这段历史,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那段历史中,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最为让人心潮澎湃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真正让中国人接触到了世界,开启了智慧,民国之前的朝代更迭都是一家一族的行为,只有到了民国才真正的出现了为民,为国,为自由等等倾向于民主,民权这类为百姓考虑的口号,把百姓的生计,生活当做一件为之奋斗的事情来做,同时老百姓也知道原来没有皇上,没有朝廷的国家是什么样的。

这段时间也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四书五经到物理化学,政治哲学,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大家发现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知识文化,从前点灯熬油学的那些八股文在真正的知识文化面前简直就像一个笑话一样。文人们开始真正的思考中国的前途,思考如何拯救被封建儒家思想禁锢了几千年的中国人,所以在民国的那段时间里,有很多的想法,思想即便拿到现在也是丝毫不落俗套。
1912年2月12日这一天,隆裕太后代替溥仪在退位诏书上签字,从此大清灭亡。清朝从皇太极建立大清的国号开始,到溥仪退位,总共统治中国276年的时间。而在这之前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古老而愚昧的中国在洋人坚船利炮之下屡次受辱,被攻占的北京城,被焚毁的圆明园,被分割的土地,种种屈辱激起了中国人的血性,是接受改变还是继续为王朝服务,中国人选择了前者,在这些革命先烈的不屈斗争中,推翻了那个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国人开始走上了为自由,为民族的奋斗之路。

不畏强权,铁骨铮铮是哪个时期文人们的特点,追到袁世凯家里骂他是王八的章太炎,敢跟蒋介石对骂的刘文典,还有梁漱溟,辜鸿铭,王国维这些大师,对当时的中国,对统治阶级的理解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的见解与分析有种刮骨疗毒的痛彻,他们的言论即便放到今天依旧还是如雷贯耳,发人深省。

1895年出生的林语堂,民国元年的时候正好是17岁,他的人生经历了中国变革的整个过程,在他的脑海当中可能更多的在思考如何调动起中国人骨子里面的血性,改造这个旧中国,这也是当时很多年轻学生们的共同目标。在这些有血性,有骨气,不畏强权的文人们的带领下,中国开始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走上改造这个国家,改变历史的潮流中。林老先生的总结的这十条俗气做法我看的时候背脊发凉,直冒冷汗,感觉这不就是在说我么,我的日常生活,与人交往过程中正是这样的。

有句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到什么时候也不要放弃学习的机会,至少不要放弃那些能让自己进步的机会。仔细的读一下林老的这十条俗气做法,看看对自己有没有启发,对自己的言行有没有一些触动,有启发有触动的话,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有高尚品格的人。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我的文章。发布者:四九巡城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ad49.com/archives/61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0年7月31日 上午9:41
下一篇 2020年8月5日 上午10: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