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预制菜的事争议挺大。我从网上看了不少家长们跟学校激烈沟通的视频,预制菜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家长们意见为什么这么大?这预制菜到底是神是鬼?
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预制菜首次亮相中央一号文件;在此背景下,预制菜产业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按照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标准,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预制菜一般分为四类:
即食食品:如八宝粥、即食罐头
即热食品:如速冻汤圆、速冻饺子、自热火锅
即烹食品:就是半成品菜肴,在锅里一加热就可以食用
即配食品:最常见的是各种沙拉、免洗免切的净菜
这里面分类的预制菜其实大多数我们都有吃过,所以首先大家没必要对预制菜恐慌,预制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老早之前就有,比如东北小孩感冒发烧必吃的黄桃罐头,山楂罐头这些都属于预制菜范畴,速冻饺子更不必说,东北人在过年时候包好饺子,拿到外面冻起来,放到大缸里存着,这也属于预制菜的做法,南方人爱吃的腊肠,腊肉,腊鸡腊鸭这些都属于预制菜,所以预制菜本身并非什么新鲜事物,我们没必要另眼看待它,只是我们从前没有预制菜的概念,也从来没有过多的关注我们不知不觉中的预制菜生活习惯而已。
那预制菜的争议从何而来呢?家长的们意见又为什么这么大呢?首先资本加持下的预制菜大举扩张与我们通常风俗习惯下形成的预制菜有很多打破我们通常认知下的东西在里面。比如防腐剂,比如没有量化的调料,比如品质保证,等等我们无法了解的内幕是目前消费者对于预制菜产生争议的原因。我看过一张预制菜的备料表,这份配料表可以用冗长来描述,里面添加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很难想象一道入口的菜品里面要添加这么多的调味料,这目的到底是为了保证菜品的质量还是口味?让人有种无从下口的感觉,内心自然生出排斥的想法。
首先中小学生正在长身体,家长们费劲脑汁的让这些小宝贝们吃好喝好,可回过头来到学校,一份化学合成预制菜端到孩子们的面前,这让家长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孩子们明明有充足的时间进食,明明有新鲜制作的食材可以选择,明明有健康安全的选项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口感差,调料多的预制菜呢?预制菜入侵校园的本质是什么?说到底还是群体大,利润大。前些日子我女儿升中学,我被选为代表去参加了学区组织的午餐试吃,不得不说我们当地的教育部门是很负责任的,所有入选的午餐提供厂家第一前提是现炒现做,食谱每周一变,教育部门把运输,温度,口感等等要求全部细化了,让家长们看着很放心。跟教育部门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们也提出了关于预制菜的担心,我女儿学区的教育主管领导保证只要在位一天,预制菜将永远被排除在这个学区之外不做考虑。其实说到底还是教育部门如何把关的问题,主管领导如果能够不怕麻烦,从孩子们,从家长们,从健康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我想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中国是美食大国,我们需要预制菜大行其道么?我个人观点是可以有,但没必要推广,如果在资本的加持下他们想要做大,我提议要适当的加以限制。预制菜闯关校园打着安全健康的口号,但实际上到底如何目前看很难说清,另外我个人觉得即便真的做到了安全健康我也不同意推广这东西,对饮食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哥几个呼朋唤友准备大快朵颐的时候,老板冰箱里掏出来一袋一袋的预制菜五分钟摆满了一桌子,看是效率挺高,但你真觉得这样好么?厨师?切墩?择菜?服务员?这些无需学历的岗位,这些普通人能胜任的职位,这些职位上的人你让他们何去何从。
网路购物把实体店干趴下了,滴滴把出租车行业弄了个半残废,或许我们享受了科技带来的方便快捷,但是被丢掉的传统难道就一点不值得留恋么?就应该被敲死扔进下水道么?要知道所有被颠覆的传统行业都曾经是普通人赖以生存最便捷的行业,谁能想到大厂码农们坐在椅子上绞尽脑汁的结果却是小城里大字不识的二嫂下了岗?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不管老百姓死活,他们颠覆一个行业的时候不会考虑从业者的温饱问题,也不会考虑到这些人背后的家庭,数钱的快感与道德,与素质,与国家相比都可以忽略不计,这极端的自私与自利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更不用说在某些腐败现象的参与下那种刀切黄油的做法会令推广变得极其迅速,传统行业一盘散沙根本毫无抵抗之力,当他们掌控局面的那一刻,一定会扔掉面具,掏出黑袍下面闪亮的镰刀,肆意的挥舞,请参考美团,滴滴的做法,他们的曾经,他们的今日,那些被斩掉的传统行业连哀鸣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这一次我感觉老百姓应该有旗帜鲜明的态度反对,上一次互联网购物时代我们为他们叫好助威,我们失去了实体店铺,这一次我们大声反对,请保留这份烟火气,让老百姓的快乐能多一些。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我的文章。发布者:四九巡城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ad49.com/archives/9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