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贫困农村人的出路

我们单位虽然是国企,但是因为很多活干不过来,通常的做法就是雇佣外雇工,外雇工的来源一般就是郊区的农村人,这种用工方式流传已久,所以一直就这么成了规矩。自从房地产火起来以后,我们市里近郊的农村开始了大开发,很多农村人家里的地房子被动迁了,这一动迁,成了富裕户,对于我们单位的用工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

第一个影响就是工人难找了,你想啊,人家动迁了,拿着动迁款,买楼买车,哪还看的起我们单位一个月给那点工资。很多工人在动迁以后,甚至连工资都不要就不干了。本来我们单位怕工人不干,采取的压工资的办法根本行不通。

第二个影响就是工钱上涨,跑的人多了,招不到人,活还得干啊,那咋整,涨工资呗,一开始一百两百的涨,后来一张就是五百一千的,我记得有一次在工期紧张的时候,单位找不到人,一个力工,我们单位开出了250块钱一天的工资,要知道那可是2008年的时候,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力工工资上涨了,还有技工呢,涨不涨,不涨人家也不干啊,没办法,都涨工资。

第三个影响就是工人难管,流动性太大,不听话,本来就是临时抓来的工人,看着单位干活忙,工期紧,他们没事就磨洋工,领导也生气啊,就批评带工的小领导,小领导脾气爆的,情商低的,就跟工人较劲,这一来劲完了,工人更不干了,今天这个干几天不干,明天那个干几天跑了,甲方催的工期再紧点,活就不好干了。

根本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贫困农村人的出路

后来有人给出了个主意,我们市里有一个互帮互助的贫困县,在隔着几百公里的靠近内蒙的地方一个小县城,那地方穷的要命,每年都往我们市里输送劳动用工,让我们领导联系他们,给派工人来,领导一听挺高兴,当时带上司机,带着几个人开上车就杀了过去,到那了,跟贫困县领导一沟通,一拍即合,县里领导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劳务输出单位,签好合同,定好人数,这人就派过来了。浩浩荡荡的来了一百多号,我们单位派的大客车接过来的,安排培训,入厂教育,安全教育搞完了,分给了下面的各个小单位,彻底解决了用工荒。工人工资极低,一天50块钱包吃住,工人还挺高兴,我们领导也高兴啊,这一个人能省多少钱。

我当时在底下的一个小单位当工头,就是带着工人干活,每天早上调度拿着工单,分给我们,我们按照工单去施工地点干活。给我也分来了两个工人,一个年轻的30左右岁,一个年纪大点40左右岁。我也挺高兴,这样一来我就解放了,不用再三天两头的找单位要人来干活了。两人分来的时候,我去接过来的,安排了人带着他们熟悉一下工作流程,工作性质,让他们安心工作。两个人明显地带着一种没见过世面的唯懦感,不敢说话,问他们什么都说好,我让人带着他们熟悉,最近几天先别让他们干活,等熟悉了在上手。我们的活很好干,几天下来俩人就熟悉了,也跟着别的工人开始一起干上了。但是他俩明显的不合群,除了干活的时候都是他俩在一起,在哪闷着头抽烟,有时候别人说个笑话,他俩就在那呵呵的跟着一起笑。

根本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贫困农村人的出路

我也经常跟他们出去,因为他俩新来的,怕他俩认生,就经常的跟他俩一起聊天。他俩是一个村子的,年长的那个家里三个孩子,两个丫头一个小子,年纪小的一个丫头一个小子。年纪大的那个家里两个丫头已经结婚了,小子不到十岁,他出来打工就是为了这个儿子,想给他攒点钱,要不然找不到媳妇,两个丫头都是不到20就结婚了,得了点彩礼,他不敢乱花,都给儿子攒着呢,媳妇有病,哮喘,每年吃药打针不少花,家里有几亩旱田地,他们那地方是全省有名的干旱地区,尤其是出青苗的时候不下雨,等到入秋的时候哗哗下雨,典型的贫困地区天气,连老天爷都不待见的地方。我问他一年收入多少,他跟我说一年不到五千块钱,去了媳妇打针吃药,剩不下啥。儿子还小,还上小学,等到了初中就不念了,让他出来打工。我问他为啥不让儿子把初中念完了再出来,他说,没啥意思,认识字就行了,读那么多书也没啥出息。

看着他,四十出头的年纪,比我父亲当时六十多的年纪还显老,牙都掉光了,就门牙还剩几颗,他说等挣到钱了,找个牙科诊所,把牙镶了,这是他出来的时候,他媳妇告诉他必须完成的任务。

那个年纪小的俩孩子一个12岁一个10岁,大的是女孩,已经不上学了,在家帮着喂喂猪,做做饭,女孩子上学没啥用,等到了18就找个人家给嫁了,要点彩礼钱,给儿子留着娶媳妇。他的目标挺远大,儿子如果学习好,他打算供儿子上学,只要儿子想念书,他头拱地也供他念书。不过他也说了,他儿子现在就不想念书了,估计就是他的想法而已。家里也是有几亩地,没啥收成,一年收入三四千块钱。

我问他俩,没出来打工的时候,在家干点啥,农闲的时候。他俩的回答是,没啥事干,有时候打打扑克打打麻将,有时候喝点酒。一混一天,日子很好混,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我问他,为啥不早点出来打工呢,他们的回答是,也出来过,但是干了几个月,被骗了,一分钱工资没拿到,后来在有人找他们出来打工就不敢了,反正在家也饿不死,有吃有喝的,出来干啥,混呗,混一天算一天。这次因为是他们县里成立的劳务输出公司,他们的工资是县里公司发,当时县里领导做了保证的,他们才敢出来打工,要不然还不出来,就在家待着。

根本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贫困农村人的出路

这就是农村人的思想,农村的现状,有时候贫穷限制的不是想象力,而是你压根不敢想,我们经常说,我们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你连起跑线都没看到呢,人家就跑出去了。我们一直说学习是能够改变命运的唯一办法,可是现状呢,你有多少学习的机会,城里的孩子每天上着各种补习班,学习课外知识,利用最为优厚的教育资源,他们先行一步甚至几步,可是农村呢,根本没有机会,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都难,更别说什么补习了。现在中国的教育资源大量的集中在优势地区,对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落后情况远远没有解决的方法,如何采取政策让农村的孩子们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本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贫困农村人的出路

未来不需要那些只认识几个字的工人,需要的是掌握知识的高级工人,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以后的工厂都是自动化生产线,连搬砖都不用人力的时候,那些只认识字的工人,他们还能干什么?别说是他们,就是我,也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我们单位新进来的设备,全自动,基本可以做到无人值守,一台设备,40几个控制节点,每一个节点都是全天候的工作,不知疲倦,任劳任怨,比用人安全还高效,原来需要每班4个工人倒班看守的设备,现在每班一个人就可以了,淘汰的工人干什么?单位给的出路是,去西南出劳务,强制性的,不去就发基本工资,等同于下岗。我现在也在考虑该怎么办,是继续混下去,还是先行一步,给自己找个出路。

根本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贫困农村人的出路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我的文章。发布者:四九巡城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ad49.com/archives/3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18年6月10日 下午7:31
下一篇 2018年6月12日 下午9:19

相关推荐